具体来说,1-4月份,在出口减少、建筑开工下降等因素影响下,国内钢价深幅下探;而后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、汽车等需求趋旺拉动下,5月钢材价格触底回升;紧接着在大大小小钢厂连续上调钢材出厂价格的带动下,在8月份触及今年钢价的zui高点;*之后,国内钢价又开始下挫,连跌10多周之久;随后,在11月底,钢价开始企稳,并相对回升至今。 业内人士认为,国内钢价似乎正面临着这样的怪圈:国内钢价走强,钢厂大规模恢复和扩建产能,继而市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,zui终打压钢价。 对此,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认为,这是正常的市场规律,波动正常,只要市场能够出清,这就正常。 当然,我们也要看到市场不正常的地方。比如,定价机制是否健全,定价形式是否合理。赫荣亮表示,应该说,今年钢材市场的两次大波动,定价机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 中国钢厂主导定价,但钢厂却没有负起责任,没有加强钢材流通渠道的建设,起不到产业链整合作用,这就加大了市场的波动。他进一步指出,反观日韩钢厂的定价,其不仅在国内的产业产量比重大,还在于完善的钢铁产业上下游互动关系,所以,日韩钢材市场波动要小于中国,钢材价格倒挂现象也不像中国市场频繁出现。
本文由http://www.hypress3.cn (合肥锻压) 编辑 |